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
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
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
在大家的身边,总有这样的榜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她 以今日为舞台 明日为坐标
工房里,每天10000多步的足迹。江河公司105车间的工艺员李砚徽,见证着每台产品的成功交付。
“徽姐,你在哪?”“我在现场处理问题。”某产品在衬层包覆前表面处理中,因对新材料、新设备认识不到,导致产品绝热层表面多处存在异常现象。首次遇到该问题,所有人一头雾水。
迅速启动归零程序,李砚徽将所有过程依次复盘,常常一思考就已到深夜。
“温度再低一点,时间再长一点,绝热片再薄一点。”经过对故障处绝热层表面测量分析,反复进行故障验证,最终确定问题定位,完成了故障问题归零,同时也解决了产品存在的其他质量隐患,避免了质量风险。
“徽姐,你在哪?”“我在试验现场。”一产品要实现所有原材料国产化应用和绝热打磨机械化,时间紧、任务重,李砚徽高强度快节奏推进工作,历时一个半月开展近百余次打磨实验,从参数选择、设备验证、效果确认到故障处理。每一处细节都一一进行试验验证,将近千个实验数据分析整理,最终实现了公司首个产品从绝热制作到衬层包覆所有原材料的国产化。
一个个小数点,一条条数据,一份份工艺文件……每一个工作细节无不凝结着这个东北姑娘的心血。踏上航天这条征途已近10个年头,她将自己的全部热忱投入到这项“以平凡成就平凡,以无名造就无名”的崇高工作当中。
他们 在生产一线舞青春
为进一步提升产能、增加产值,实现工装自主加工,金岗重工防务装备制造中心开始承揽附加值较高的芯模加工任务。
芯模主要由一根主轴和N个翼片组装而成,在主轴尺寸既定的情况下,如何让多个翼片天衣无缝地紧紧贴合在一起满足工艺要求,不光要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也需要丰富的加工经验和统筹考虑的能力。王全在干起活来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凭借多年丰富经验,第一套芯模翼片就这样在他的手中诞生。
李楠爱动脑筋想办法,手脚勤快能吃苦,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不管是临时性的紧急任务还是返修零星的棘手工件,他都有求必应、绝不推辞。在翼片加工的紧急时期,李楠总会冲锋在前,在完成试片加工的前提下及时补充到芯模铣削四人行的队伍中,爱说爱笑的他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翼片加工建模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它需要过硬的识图能力和强大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把每一张零件图通过软件生成三维立体图形,为后续编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思维缜密,正是王立国的强项,在公司首届“金岗杯”制图比赛中,凭着他的细心和出色发挥突出重围获得三等奖。近期,他依然坚守在一套芯模的建模工作中。
孙一玮思维跳跃、天马行空,喜欢钻研的他,入职不久便掌握了加工、磨床等操作技能,是实习期满后较早实现独立操作的青年。在芯模交付工期紧张的时候,他总是主动请缨上夜班,很多时候,空旷的厂房里,只有他和机床从天黑相伴到黎明。
芯模结构复杂,零件外形尺寸加工精度高且装配要求严,芯模翼片的铣削加工又是所有工序的关键和难点,即便是每瓣翼片尺寸在公差范围内,也往往会出现公差积累,导致最后装配的反复调整修磨。虽然芯模加工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这四人从未被不利因素所干扰,不断摸索总结提升自己,向着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奋斗着。
来源/江河公司 金岗重工 编辑/苏立德